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论当代教育中的物化问题及对策

2024-08-31 来源:画鸵萌宠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论当代教育中的物化问题及对策

作者:郭佳星

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28期

摘 要:当前,社会愈发趋向物化,而教育中的物化现象也十分严重,契合了卢卡奇在其物化评判理论中提及的那样:人局限当前与局部、劳动过程客体化、对象化。而要找出教育中存在的物化问题,并找到合理有效的对策,就要求我们树立马克思的实践观,实事求是地破除“社会规律”的刻板性与永恒性,改变当代教育的僵化状态,阻遏教育领域被物化侵蚀渗透,大力改变教育价值取向与价值选择日益功利化和世俗化的现状。因此,结合卢卡奇的物化批判理论,审视分析当代教育,对我国当前的教育具有重要启意义。 关键词:卢卡奇;教育哲学;物化现象 一、引言

我国当前的教育物化现象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亟待切实解决教育中物化问题。教育的物化直接对人们的思想形成与发展以及个人主观意识有所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其能够直接左右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因此,如何进一步的优化我国当前的教育中存在的物化问题,如何对其进行避免,都是当代教育所需要思考的事情之一。 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在对教育中存在的物化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中,笔者首先要对卢卡奇的相关理论进行明确。卢卡奇通过对马克思的一些观念进行吸收和研究的过程中,其提出了属于自己的理论思想:人际关系的物质化发展问题。而在卢卡奇的研究中,其主要将人际关系逐渐物质化划分为三部分。在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中,他把社会细化为一块块碎片,而在这些碎片中的人们由于职业的发展越来越深入,其所在的碎片区域就将越来越小,通俗的说就是其朋友圈方位相对较小,这就使得当事人的基本判断力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此外,在人们对于商品的追求过程中呈现出一种热切的现象,其所面临的生活已经被彻底物化。之所以说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将劳动过程对象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丧失了主体性以及创造能力。 三、教育中的物化现象

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其也存在着物化问题。在教育中所体现出来的物化现象,其主要第对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研究与分析问题,而教育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必然遵循着一种规律,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个规律往往限制了个人的思维发展以及创作性设计,这也就导致了教育物化问题的出现,因此,从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中,我们发现,在教育规律面前,人们不能想象,不能任意地自我创造;大家只需按规律行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家围绕着所谓不可违背的教育规律进行教育与接受知识活动,学生们处在教育链中的最底层,被动地,没有创造力地接受现成知识。

最后,为了体现教育的经济作用,进行的是一种“劳动力教育”。培养的学生按照社会所需劳动力的标准进行批量教育,培养教育所追求的价值是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全面发展,以便匹配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特征。“劳动力”教育是手段化、工具化的教育,而不是“人本教育”。这也是多年来“应试教育”始终压着“素质教育”往上走的重要原因。

此外,教育领域充满着计量性,将与教育有关的一切都变成可计算的数字化。在对教育系统各项相关性活动进行分值计算的过程中来对学生的素质以及教师的能力进行划分,而这些划分成为了对学生以及教师个人水平的参考依据,这严重限制了学生与教师的思维创新性发展,从而使得教育物化问题不断的加深。 四、如何克服教育中的物化问题

首先必须重视卢卡奇的物化批判思想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树立马克思的实践观,在教育实践中实事求是,实践后及时反思与总结,打破传统的知识授受关系,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性,积极创造学生思考创造的机会,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勇于质疑权威的精神,逆向思维的迸发。

其次,克服“教育功利观”、仅满足于眼前利益的“教育有用观”。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人文素质,将人文课程与科学课程相统一,提高学生思想与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出真正具有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的人。摒弃精确的计量化教育。

最后,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注重审美教育,诗性教育,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成为具有丰富的、深刻感受力的人。日常生活是克服物化的重要场所。人们要努力抵制外在的物化教育现象的同时,克服自我的物化心理。 五、结语

物化理论对于历史以及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其在推动社会发展的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随着社会主义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当前阶段尚不能够实现对物的彻底摆脱,这使得教育体系中的物化问题必然不断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做好长期攻坚战的准备,借助科学发展观为主要的主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是实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克服教育物化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罗霞,金冶,王丹云.浅析学校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物化及其反思--基于卢卡奇物化理论的视角[J]. 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110-113.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孙迎光.卢卡奇物化批判理论与当代教育哲学反思[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69-76.

[3]纪元.我国学校德育从物化到人本化的转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